• 每天学心理学-从这里开始,最好的心理学学习平台。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其中设计到了职场心理、亲子家庭、两性心理、情绪管理、心灵探索、心理科普等。
  • 每天学心理学-从这里开始,最好的心理学学习平台。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其中设计到了职场心理、亲子家庭、两性心理、情绪管理、心灵探索、心理科普等。

婚姻不应该是不停追赶的比赛

婚姻情感 管理员 2357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婚姻不应该让社会文化推着你前进,你应该让婚姻过得让自己幸福就够了。——在线心理网

 
  我的同事A非常认可这种老一辈对于婚姻的观念,认为自己在26岁的时候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是一个耻辱,于是开始积极相亲。

  不过相亲也意味着选择与被选择。在扎堆的人群中,她看重一个当时旅居国外的男人,并且表示一旦结婚很可能与老公双宿双栖,甚至移民。这个男人回国相亲的时间不足两周。两周内,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然后他继续出国工作。9个月后,这个男人在临近年末的时候归国,与同事A缔结婚约,完成人生大事,未办酒席,未发喜糖,在国内蜜月3周后,这个男人又回到了他热爱的某国。

  婚后的同事A开始规划人生,比如很可能工作一年就会离开,去某国跟老公团聚,补度蜜月,并且会考虑在当地生完孩子,做完月子,这样孩子一呱呱坠地就可以拥有绿卡。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她的口头禅变成了她老公决定在半年内归国,将工作的中心移居到国内,并且表示老公有留洋的背景,自然是要去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我们所在的小城市会阻碍他的发展。

  然而,半年又过去了,这位同事既没有出国补度蜜月,也没有看到老公归国的踪迹,反而开始绝口不提她的那位老公,甚至在其他同事多嘴询问何时补办酒席的当口,她都选择模糊带过。

  反常必然意味着变故,而我们这类单位又是最热衷打听各种变故的场所。没过多久,就有人私底下言传:“她离婚了,要求男方给予精神补偿10万元。”

  这之后,没几天就是光棍节,正巧单位召集职工开了一个例会,在闲聊期间,领导拿几个年轻的同事开玩笑,要求她们赶紧解决终身大事。在大家嘻嘻哈哈的时候,她也一脸坦然地说自己加入了光棍行列,并且要求领导多留心帮助解决她的婚姻问题。

  很快,一年又过去了。之后有两三周都看不到这位同事。结果单位的阿姨一脸神秘地跟大家说:“某某去拍婚纱照了,下个月就结婚。”停顿了会,这位阿姨接着说:“因为怀孕了,必须赶紧结!唉!”

  闪电的结婚,闪电的离婚。如今再一次闪电的怀孕,闪电的结婚,难道每一次真爱都是以闪电的形式出现的吗?

  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且不论上一段婚姻是因为距离破坏了爱情,还是性格不和导致的分手,至少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是不是应该先反思些什么。

  婚姻不是跟别人比数量多少,也不是跟别人比时间快慢。嫁的次数多,嫁的时间早,并不能就证明自己胜人一筹。婚姻是一个严肃的事情,是需要拿自己的后半生来经营的,不是买卖,更不是游戏。

  或许同事A真的是太在意上一段婚姻的仓促和失败,所以非常希望用一个快速的二次婚姻把这段错误抹去。但是,上一次就是因为仓促和缺乏慎重而导致的婚姻失败,这一次依旧速战速决,难道不是在同样的地方摔两次吗?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次是真爱,我也希望如此。

  某次,在同学群中聊天,那些早先完成婚姻和生子的同学以一副人生胜利者的姿态开始对我们这种还是单身的人进行思想教育,他们会跟我说,“你瞧,我都结婚好几年了,我孩子都两岁了,你再不结婚,人生就不完整了”或者是“你一个人呆着有什么意思,有个家庭,有个孩子多好,瞧我这样,多幸福”。

  我在想,在他们眼中,一个女人存在的意义是否就是到时间就应该找个男人结婚,怀孕生子。

  我在朋友群里抛出一个疑问:“你们衡量一个人生活的完整程度或者一个人的幸福,是按照结婚早、生娃早的标准吗?”不出所料,这些人的回答如出一辙:“女人就该如此,这难道不是正常的人生轨迹嘛?!”

  我不得不感慨,当婚姻成为自己跟同龄未婚者炫耀的工具的时候,难道真的证明自己就比别人活得更精彩吗?我甚至都可以想象,在她们的世界里无非存在如下几件事:

  谁家老公挣钱多,谁家婆婆给气少;

  谁家孩子长得好看,脑袋聪明;

  谁家买的房子大,装修的好,地点好,最好还是学区房;

  谁家工作稳定,福利高……

  诸如此类,每个人讨论的问题,说的话都如一个模版。

  婚姻会改变两个人的身份,但并不是因为身份的改变,而必须要抛弃之前的一切理想和追求;也并不是因为婚姻中有了孩子,变成三口之家,就只能为了孩子而彻底抛弃自己。

  良性的婚姻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的过程。它不会要求一方牺牲自己,放弃原本的理想去成全另一半的伟业;它也不会要求夫妻双方都放弃自己的追求,继而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生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中。每一个人在婚姻中都应该保留原本的自我,因为那是在恋爱的过程中强烈吸引对方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才会促进婚姻的良性经营。

  试想,两个人相爱,必然是因为对方身上有令人向往,吸引自己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是维系双方相爱的关键因素。倘若进入婚姻殿堂之后,这些因素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渐渐抛弃,甚至遗忘,那么最初激发相爱的动力没有了,婚姻怎么办?难道所有的婚姻最后都只能用亲情来维系吗?

  当婚姻出现裂痕的时候,有的人从不去反思自己是否发生了改变,而一味地去埋怨对方对自己关心不够,甚至他们会强调自己为家庭放弃了工作,牺牲了自我,对方怎能如此的无情。问题是,你早已不是曾经那个吸引对方的你了,你早已将自己变成别人家的唠叨婆或者懒老公,对方如何继续爱你。

  我从来不认为婚姻中一定要存在“牺牲或者妥协”的说辞,每当身边的朋友跟我抱怨说,自己为对方牺牲了很多很多,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对方就一定要补偿自己或者就一定不能出轨什么的。我都会问他们:“出轨与否跟你牺牲多少有关系吗?婚姻是用牺牲多少来交换或者衡量的吗?”

  你在意“牺牲或者妥协”,那么你就是在本能地算计婚姻中的得失。但问题是,爱真的能如此清楚地计算明白吗?爱情或者婚姻不是做生意,也不需要计算彼此之间的利益得失,如果爱了,那就是一个“我愿意”的事情。我愿意为你做这件事情,我愿意为你操这个心,我愿意为你吃这些苦,原因就是基于“我爱你”。

  想想我爸、我妈经历的那些事情,最艰难的是一路相互扶持。妈妈曾经放弃了很多工作机会,爸爸曾经没日没夜地加班补贴家用。在外人看来,他们彼此牺牲了好多,可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为对方牺牲。因为是夫妻,所以心甘情愿。

  时至今日,我都认为,在父母眼中,彼此身上依旧有着吸引自己的闪光点,他们之间依旧存在着爱情而并非纯粹的亲情。

  从小到大,我常会问我妈:“你当初看重我老爸哪点?”

  这些年,我妈的回答从来没有变过。曾经看中的那些优点,如今依旧看中;曾经吸引她的那些因素,如今依旧吸引她。我想,这恐怕就是幸福夫妻的共性吧。并非我家如此,身边那些幸福的家庭也是如此,即便为数并不多。

  如今,我还是单身,即便年龄已经到了我妈的容忍极限,但是我依旧不愿意为了结婚而结婚。婚姻首先就要基于“爱”,以此为基础,互相理解尊重,互相关心和包容,在婚姻的道路上携手同行的过程中,也必然要保持住独立的自我,因为那是最初吸引对方的亮点。

  不用牺牲和妥协去苛求,甚至要挟对方给予爱,而是用双方的共同进步去不断丰富爱。

  如果未来家庭中多了一个爱的结晶,孩子的到来不是用来抹去父母的存在,成为婚姻生活的唯一,而是将孩子的成长融入到婚姻的共同建设中,成为一家人人生之旅的重要部分。


版权所有,每天学点心理学 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转载请注明婚姻不应该是不停追赶的比赛
喜欢 (1)
[]
分享 (0)
管理员
关于作者:
梦、让自己飘渺不定~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